最近正值三伏天較高溫的時候,各家庭也基本是空調西瓜不間斷,但長時間在戶外或車內則有中暑的可能。所以,孩子一發燒,家長除了擔心感冒、手足口病這些,很多家長還會擔心:會不會是中暑?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發燒和中暑的區別。
當身體由于感染、炎癥或其它問題產生了致熱源,下丘腦里的體溫中樞能接收到信號,然后調高體溫設定點,同時發出信號讓身體增強產熱,收縮皮膚毛細血管減少散熱,然后體溫上升,這就是發燒。
當人在高溫環境里,或劇烈活動時,外界傳導過來的熱量或者自身活動產生的熱量過多,人的溫度感受器感受,也會將信號傳遞給體溫中樞,體溫中樞會給身體發出散熱信號,增強出汗這些散熱方式,以維持正常體溫。
但如果持續處于高溫環境或劇烈活動狀態下,環境傳導過來的熱量和自身產生的熱量超出了人體散熱能力,體溫就會被動地上升,甚至超出人體的耐受極限,就導致了中暑。
所以,雖然結果都是體溫高,但發燒和中暑的機制是完全不同的。
發燒是身體主動升溫,而中暑是身體被動升溫。如果把人體比作房子,發燒更像我們主動開了暖氣,而中暑更像房子失火。
只不過發燒常見中暑少見,所以我們平時習慣于把體溫升高都叫發燒,以至于大家分不清發燒和中暑了。
理解了上面這些,就很容易回答前面的問題了。如果孩子在太陽底下暴曬,尤其是被關在車里無法逃生的時候,身體發燙,就要考慮是中暑了,如果在家里吹著空調卻發燒了,那就不要擔心中暑了。
理解了發燒和中暑的不同機制,也就能更好理解怎么怎么去處理發燒和中暑。
如果房間開著暖氣,要降溫只需要用遙控器把暖氣關了,如果不關暖氣而想通過在房間里澆水來降溫,自然效果差。所以,發燒降溫要靠退燒藥,比如兒童專用退燒藥小兒布洛芬栓,顯著緩解高燒引起的不適感,提升舒適度,而不是靠物理降溫。
如果房子著火了,要做的是澆水滅火,而不是去關暖氣,因為不是暖氣導致的著火。所以,中暑降溫要靠物理降溫,而不是用退燒藥。
發燒是人體啟動的自我保護機制,體溫高了體溫中樞也會啟動散熱機制,發燒導致的溫度上升是有限制的,極少會超過41℃,所以發燒很少燒壞孩子,但持續高熱可引發細胞變性壞死,甚至發熱相關的細胞因子風暴,危及生命。關注發燒,主要是重視高燒所致的一系列不適感。
而中暑是被動的體溫上升,所以體溫上升不受限制,會給大腦和其它器官造成傷害,是一種死亡率很高的危險狀態。
如果你發現有人中暑了,首先要做的是把他移到陰涼的地方,然后盡量除去衣物散熱,用涼水或者冰袋降溫,同時撥打求救電話。
即便搶救得當,很多人也救不過來,所以預防中暑很關鍵。天氣熱記得開空調,要避免給給孩子過度穿衣,尤其是不會說話的嬰兒,高溫天氣不要讓孩子長時間在戶外活動,也千萬不要讓孩子一個人單獨呆在車里,哪怕是開著窗,因為你不知道有多危險。
注:內容改編自網絡和裴醫生,如有疑問請聯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