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基藥目錄后,25個獨家中成藥銷售暴漲
來源:湖北東信醫藥有限公司作者:湖北東信醫藥有限公司時間:2023-07-25
國家基藥目錄調整已成為2023下半年醫藥界翹首期盼的又一件大事,距離上一版目錄調整已過了近五年時間,市場格局風云變幻。
進入國家基藥目錄有利于藥品快速入院和基層放量,是各大藥企必爭之地,據米內網統計,2018版國家基藥目錄新增的獨家中成藥中有25個產品近幾年銷售額激增,蛻變成億級甚至10億級大品種,以嶺藥業、康緣藥業、佐力藥業、揚子江藥業、廣藥集團……成績斐然。
01、中成藥比例不斷提升 新政疊加層層保障
國家基藥目錄中的藥品是醫療機構藥品使用的依據,基本藥物在優先使用保障供應等方面的屬性較強。早在1982年我國制定了首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西藥),2000年以來共有2009年、2012年和2018年三版國家基藥目錄,隨著國家基藥目錄建設逐步加快并完善,基藥目錄在用藥方向的指導地位顯著提升。
表1:最近三版國家基藥目錄的品種情況
近幾年國家層面大力推動中
醫藥發展,國家基藥目錄中的中成藥占比快速提升。從近三版國家基藥目錄的品種情況來看,中成藥從2009年版的102種增至2018年版的268種,占比由33.22%提升至39.12%。
2019年10月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做好短缺藥品保供穩價工作的意見》中明確了基藥配備使用的比例,提出“986”與“1+X”政策,從醫院使用數據來看,近幾年基本藥物的占比持續提升。
2022年5月發布的《關于印發國家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操作手冊(2022版)的通知》中以量化的方式將基本藥物的使用比例列入考核指標,隨著政策監督加強,基藥在醫院端的使用比例進一步提升。
新政持續加碼,不斷為國家基藥目錄的實施提供保障。進入國家基藥目錄有利于藥品快速入院和基層放量,同時也會帶動公司其他藥品的渠道下沉,進而提升公司整體業績。
新一版國家基藥目錄調整在即,醫藥行業掀起了新的漣漪,市場洗牌不可避免,也成為了各大藥企突圍的新戰場。
02、中成藥超速成長 25個獨家產品“蛻變成蝶”
在國家基藥目錄等的助力下,一批獨家中成藥已成功蛻變,成為市場主力軍。
數據顯示,2018版國家基藥目錄新增的獨家中成藥中有25個產品2022年在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的銷售額比進入目錄前(2018年)增長超過1億元。
表2:2018版新增獨家中成藥中銷售額暴漲1億元以上的產品情況
注:銷售額低于1億元用*表示
25個獨家中成藥分布在13個大類,骨骼肌肉系統疾病用藥占6個,消化系統疾病用藥占4個。
從集團來看,佐力藥業、以嶺藥業、揚子江藥業、希爾安藥業、華潤醫藥均有2個獨家中成藥上榜。
圖1:芪藶強心膠囊的銷售情況(單位:萬元)
以嶺藥業的芪藶強心膠囊是心腦血管疾病用藥,早前進入了甘肅省、湖北省、山西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重慶市地方增補基藥目錄,是2018版國家基藥目錄新增品種。
該產品2013年在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的銷售額在2億元左右,2018年突破5億元,進入國家基藥目錄后在2022年漲至14.5億元。目前芪藶強心膠囊已成為以嶺藥業“拳頭產品”之一,為其業績作出了重大貢獻。
康緣藥業的金振口服液是兒科用藥,早前進入了湖北省地方增補基藥目錄,是2018版國家基藥目錄新增品種。該產品2013年在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的銷售額約7000萬元,2018年突破4億元,進入國家基藥目錄后在2022年漲至10億元。
有券商預測,考慮到我國兒科用藥短缺現狀,未來金振口服液的銷售額有望突破20億元。金振口服液在2019年坐上了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兒科止咳祛痰用藥TOP1產品寶座,隨后一直保持領軍優勢。
佐力藥業的烏靈膠囊是神經系統疾病用藥,早前進入了廣東省、上海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浙江省地方增補基藥目錄,是2018版國家基藥目錄新增品種。
該產品2013年在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的銷售額在5億元左右,2015-2017年呈現負增長態勢,2018年跌至4億元,進入國家基藥目錄后恢復增長,在2022年漲至9億元,若2023年繼續保持正增長態勢則有望成為新的10億產品。
進入基藥目錄后,烏靈膠囊在2019年重新坐上了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安神補腦藥TOP1產品寶座,市場份額逐步擴大。
揚子江藥業的蘇黃止咳膠囊是呼吸系統疾病用藥,早前進入了安徽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方增補基藥目錄,是2018版國家基藥目錄新增品種。
該產品2013年在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的銷售額在3.9億元,2018年漲至15億元以上,進入國家基藥目錄后在2022年突破20億元關口。蘇黃止咳膠囊在2019年坐上了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止咳祛痰平喘用藥TOP1產品寶座,隨后一直保持領軍優勢。
圖2:滋腎育胎丸的銷售情況(單位:萬元)
廣藥集團的滋腎育胎丸是婦科用藥,早前進入了廣東省地方增補基藥目錄,是2018版國家基藥目錄新增品種。
該產品2013年在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的銷售額在6000萬元水平,2018年漲至1.7億元以上,進入國家基藥目錄后在2022年飆升至接近6億元。滋腎育胎丸在2019年坐上了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婦科安胎藥TOP1產品寶座,2022年以68.47%的市場份額領軍市場。
圖3:蓽鈴胃痛顆粒的銷售情況(單位:萬元)
揚子江藥業的蓽鈴胃痛顆粒是消化系統疾病用藥,早前并未進入了地方增補基藥目錄,是2018版國家基藥目錄新增品種。
該產品2016年在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的銷售額僅在100萬元水平,2018年達到了7000萬元以上,進入國家基藥目錄后在2022年飆升至接近5億元,成為了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胃藥(胃炎、潰瘍)TOP3產品。
山東漢方制藥的復方黃柏液涂劑是皮膚科用藥,早前也并未進入了地方增補基藥目錄,是2018版國家基藥目錄新增品種。
該產品2013年在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的銷售額在1.4億元水平,2018年達到了3億元以上,進入國家基藥目錄后在2022年飆升至7億元。復方黃柏液涂劑2013-2022年一直是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皮膚科其它用藥TOP1產品,基藥目錄助力開拓市場,該產品2022年的市場份額已高達77.71%。
國家基藥目錄是適應基本醫療衛生需求,價格合理,公眾可公平獲得的基礎藥品目錄,它是保障國民基本醫療需求的基礎性目錄,更加強調可及性,基藥目錄還有“指揮棒”的作用,可以有效引導廣大群眾首先使用基本藥物。
時隔近五年,各大藥企摩拳擦掌,希望能坐上這趟“快車”實現銷售增長。近幾年中藥企業備受市場關注,一些上市藥企已提前做好準備:
方盛制藥在2023年6月回復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積極推動產品進入基藥目錄的相關工作,基于基藥準入的基本條件以及所需的研究資料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新天藥業在2023年5月接受調研時表示,針對新版基藥目錄調整,公司會盡力爭取新的核心主力品種入選,同時也在全力做好產品本身的基礎準備,希望其他核心產品都能達到基藥評審的
標準要求……
佛慈制藥在2023年4月回復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積極推動獨家產品舒肝消積丸進入新版基藥目錄……
桂林三金在2023年3月接受調研時表示,公司的策略是沒有進入到基藥目錄的獨家品種要爭取進入,已經進入基藥目錄的品種要防止被剔除,爭取有2-3個品種進入新調整的基藥目錄……
行業人士預計,中成藥仍是本次國家基藥目錄調整的重中之重,除了近幾年獲批上市的中藥創新藥備受關注外,已在臨床中使用穩定、進入醫保目錄但尚未進入基藥目錄的獨家中成藥同樣是關注的焦點。
表3:擁有10個及以上已進國家醫保目錄但尚未進國家基藥目錄的獨家中成藥的企業
注:獨家中成藥按產品名統計
目前,華潤醫藥、上海醫藥、國藥集團等國內超級巨頭有超過20個醫保獨家中成藥暫未納入國家基藥目錄,康緣藥業、魯南制藥、天津醫藥等明星藥企也有多個暢銷產品等待新機遇,最終誰將成為新基藥目錄調整的大贏家,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