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胃癌的發病率居高不下,胃癌的病因也越來越受關注了。有人說長期吃太晚,容易引發胃癌?這是真的嗎?生活中又有哪些傷胃習慣容易引發胃癌?
長期吃太晚,容易引發胃癌?
有關研究顯示,對30-40歲胃癌患者患病前的生活飲食習慣進行調查,發現他們大都有吃夜宵的習慣,其中晚餐時間無規律者占38.4%。專家分析,吃夜宵對胃的傷害非常大,因為胃黏膜上皮細胞的壽命很短,約2-3天就要再生一次。而這一再生過程,一般是在夜間胃腸道休息時進行的。如果經常在夜間進餐,胃黏膜就不能得到及時修復。另外,晚上吃的食物留在胃里,會促進胃液大量分泌,對胃黏膜造成刺激,導致抵抗力減弱,出現潰瘍。如果常吃一些油炸、燒烤、臘制食品,里面的致癌物質會進一步傷害胃部。
研究者指出,現代生活方式下,很多人的飲食習慣需要改變,“吃夜宵是件讓嘴巴享受卻讓胃受罪的事情。為了健康,還是少吃為妙。”
這些習慣,真的容易引發胃癌!
1、常喝很熱的濃茶者
經常飲用高溫(80攝氏度以上)濃茶水,不但易燙傷食道,形成食道慢性潰瘍,茶中的鞣質由于在損傷部位沉積,更易刺激受傷食道上皮細胞,促使慢性潰瘍經久不愈,導致癌變。
2、經常熬夜者
癌細胞是在正常細胞裂變過程中發生突變而形成的。夜間是細胞發生裂變最旺盛的時期,如果夜晚睡眠不足、人體抗病能力降低,就很難控制細胞發生變異而形成癌細胞。熬夜者為提神常吸煙喝咖啡,也易使更多的致癌物侵入人體。
3、憋大小便的人
患膀胱癌的風險與尿液滯留的時間成正比。尿液中含有一種致癌物質能侵犯膀胱肌肉纖維,使其癌變。大便中有害物更多,硫化氫、糞臭素和其他致癌物,若經常刺激腸粘膜,也會導致癌變。
4、常三餐不定
有調查顯示,經常三餐不定時者發生胃癌的危險性是正常人群的1.3倍,生氣進食為1.5倍,喜食燙食為4.22倍。如果上述因素協同作用,則患胃癌的相對危險性更高。張曄說,胃是一個習慣遵守"時間表"的器官,胃液的分泌在一天中存在生理性的高峰和低谷,以便于及時消化食物。胃酸和胃蛋白酶如果沒有食物中和,就會消化胃黏膜本身,對胃黏膜造成損害。饑一頓,飽一頓,經常不吃早餐,有時又暴飲暴食,加之開夜車、生活無規律,讓胃癌發病有了"良好"的土壤。
3類人是胃癌高發群體
一是有腫瘤家族史的人
在兩三代的親屬中,有得過消化系統腫瘤或者其他腫瘤,其得胃癌的幾率就會更高。
應對方法是:比家族中患癌成員的最小年齡提前10年左右,做專業的腫瘤篩查,針對胃癌應做胃鏡檢查,每隔3年做一次,具體可根據醫生建議。比如家族中患癌成員的最小年齡為55歲,那么在40歲時就應做第一次胃鏡檢查。
二是長期吸煙、飲酒者
特別愛吃燙食、腌制和燒烤食物、高鹽食物等不良生活習慣的人。這些習慣會對胃造成較嚴重的損傷,應及時調整。
三是胃潰瘍、 慢性胃炎等胃病患者
患有這些疾病的人要積極治療,防止疾病進展,并定期去醫院復查。
預防胃癌食物需多樣化
食物要多樣化,保持膳食平衡。避免高鹽(每天食鹽量應控制在10克以內)、過硬、過熱的飲食。喝烈性酒也可損傷胃黏膜,進而誘發胃癌,要注意避免。
適當食用具有保護作用的食物。選食含維生素E豐富的食物,如杏仁、榛子、花生和植物油等。大蒜能抑制胃內硝酸鹽還原菌和霉菌的生長,應提倡多吃。不吸煙可減少亞硝化反應的催化劑硫氰酸鹽在體內的含量,從而降低N-亞硝基化合物的合成。
少吃或不吃致癌物。N-亞硝基化合物等致癌物是誘發胃癌的因素,人們應少吃或不吃與其有關的食物,如腌、熏、烤、烘、炸的食品和霉變食品。
四是已經換上胃病一定要及時治療,養胃治胃,注意胃部健康。
胃病“金四維療法”,治養結合,胃病治療“金標準”
猴菇飲+蘭索拉唑腸溶片+阿莫西林+克拉霉素
專治老胃病,治胃更養胃
東信®猴菇飲
【規格】10ml×10支/盒
1、源自“藥食同源”猴頭菇 東信猴菇飲,來源于珍貴中藥材猴頭菇,采用國內最先進的珍貴中藥提取技術:"熱回流"技術,提取猴頭菇中有效成份,并采取一次性高限投料原則,一支猴菇飲相當于21.5g猴頭菇的含量,其含量遠超國家藥典標準3倍以上。
2、養胃和中,肝脾同治 依照中醫和法理論,調和臟腑、肝脾同治,通過條肝、健脾,來最終達到治胃養胃的目的。
3、按療程服用,徹底根治老胃病 東信猴菇飲一盒10支,六盒一療程(20天),服用一個療程即有明顯改善。
東信®蘭索拉唑腸溶片
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反流性食管炎、卓-艾綜 合征(Zollinger-Ellison綜合征)
1、高效長效制酸抑菌
★脂溶性結構,更易于通過細胞膜,生物利用度高達85%
★相對于奧美拉唑片,蘭索拉唑抑酸作用更快、更強、更持久
★制酸的同時,抑制幽門螺旋桿菌的生長
2、30mg獨家腸溶護胃更治胃
★30mg全國獨家規格,一天一次
★腸溶片,獨特工藝胃內不溶解,不受胃酸及酶的作用,小腸溶解,增加吸收率,減輕胃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