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到了春季,孩子出現發燒的情況常在,家長需要注意一些調理方法,避免影響到孩子的身體健康,而且,在孩子出現了發燒之后,要注意一些緊急處理方法,避免誤區。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孩子發燒注意事項
少穿衣服,給孩子散熱
傳統的觀念就是孩子一發燒,就要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嚴嚴實實的,把汗“逼”出來,其實這是不對的。小孩在發燒時,會出現發抖的癥狀,父母會以為孩子發冷,其實這是因為他們體溫上升導致的痙攣。
補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隨便吃藥
高熱時呼吸增快,出汗使機體喪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發燒時應給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進體內毒素排出。孩子發燒最好不要隨便吃藥,因為孩子的發燒原因不明,隨便用藥可能會影響醫生診斷。
觀察寶寶精神
寶寶發燒時精神不振,狀態比較脆弱,喜歡粘媽媽這個最親的人,平時愛玩的現在肯定是不愛動了。這里主要指的是嬰兒,因為較大點的小孩雖然發燒也可能保持運行狀態。
降低環境溫度
孩子退熱需要和周圍進行熱交換,環境溫度越低越有利于退熱,最好的環境溫度是20℃~24℃(根據季節不同),有利于體溫緩 慢下降。對于小嬰兒,特別是夏天,只要把嬰兒的衣服敞開,放在陰涼的地方,他的體溫就會慢慢下降。如果孩子發熱的早期伴有畏寒、寒戰,說明孩子的體溫還在 上升期,不適合用這種方法。
流質飲食
發熱小孩飲食調理以流食為主,如奶類、藕粉、奶類(少油)等。也可喝些綠豆湯、冰西瓜、以助降溫,利尿抗病。
當孩子體溫下降,食欲好轉時,可喂半流質,如肉末粥、面條、稀飯、蛋花粥、配些易消化的魚(清花魚)。飲食宜以清淡,易消化為原則,油、鹽宜少,少量多餐,切忌吃辛辣和刺激食品。但不必忌口,以防營養不良,抵抗力下降。
服糖鹽水
小孩發熱伴腹瀉,可多次服用。服糖鹽水。配置比例500毫升水加一小匙糖和半酒瓶蓋鹽混合。4小時內可眼500毫升。同時可補充電解質食物如柑桔、香蕉等水果(鉀、鈉較多)奶類與豆漿(含鈣)、米湯、面食(含鋅)。癥狀較重者,暫禁食,同時打“吊針”以補充水份和電解質。腹瀉、嘔吐緩解后可進流質食物,如米湯、過濾菜汁、藕粉等,但應禁食牛奶和豆漿(易產氣)。
注意室內通風
開窗換氣,保持空氣清新,室溫維持在25℃左右。也可將寶寶置于冷氣房中或以電扇繞轉著吹,使體溫逐漸下降。如果小孩四肢冰涼而打寒顫,就要用毛毯覆蓋,手腳用熱水泡浴;如果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可脫掉過多的衣物。
孩子發燒兩大認識誤區
認為發燒是一種病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發燒是單純的疾病,其實發燒的本身并不是疾病,發燒是疾病的一個癥狀。比如感冒咳嗽,身體的某一器官感染性疾病都會引起疾病。能引起孩子發燒的疾病很多。輕微的疾病或急性病毒,都可能會發燒。很多家長發現孩子發燒了就給吃退燒藥,雖然當時把體溫降下來了,但孩子的病并沒有好。家長需要找到讓孩子發燒的病因才能真正治好發燒。
可根據體溫來判定病情
家長有時候很草率的根據孩子發燒的體溫判斷孩子的病情,有時候低燒可能只是感冒,咳嗽,高燒可能是出急疹,肺炎。但家長不能單純的依靠孩子的體溫來斷定孩子的病情,家長在孩子發燒時,也要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2者結合判斷病情是否嚴重。
東信【醫用退熱貼】3重物理降溫,保護孩子大腦:
第1重:親水性高分子凝膠——退熱護腦
親水性高分子凝膠具有良好的能量轉換功能,通過汽化吸熱,交換能量,迅速退熱,保護
大腦細胞。
智能高分子水凝膠工作原理:利用高分子技術強力鎖住凝膠中的水分,在于人體肌膚接觸
時,溫差會使凝膠中的水分汽化蒸發,從而帶走多余的熱量,獲得冷卻效果。東信退熱貼
不用事先冷卻,直接貼于額頭,即可使皮膚的表面溫度下降2—3度,持續8小時以上。
第2重:乙醇——散熱降溫
借助乙醇的揮發,進一步達到散熱降溫的目的(乙醇比其他任何揮發性油的揮發性能更
好)。
第3重:薄荷腦——清涼散熱
薄荷腦有清涼、止癢、止痛等功效,可輔助降溫。
實時觀測 退熱效果看得見
持續8小時以上的快速物理降溫
使用3分鐘內,貼敷部位溫度開始下降,連續使用可使人體溫度下降1-2度至正常,持續物理降溫作用8小時以上。
候診應急處理,保護寶寶大腦
寶寶大腦細胞及中樞神經系統尚未發育成熟,就診前應急處理,方便醫生診斷,同時有效保護寶寶大腦免受高熱侵害。
適用范圍:
○感冒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發熱,以及改善發熱引起的不適;
○具有輔助治療及應急物理降溫的作用;
○可緩解發熱伴隨的頭痛、鼻塞、煩躁、哭鬧、困倦乏力等癥狀;
○對降低大腦局部溫度,減少發熱對大腦細胞的損害和高溫驚厥有一定作用。
液晶溫度片使用方法:
○撕開本袋,取出液晶溫度片;
○建議貼于太陽穴,當溫度達到時,數字上面會顯示顏色;
○綠色表示當前溫度;
○將液晶溫度片放回小袋中(還原),可反復使用。
溫馨提示:
小兒體溫超過38.5℃可配合使用退熱栓,體溫達到39℃建議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