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關懷
        Health Care
        兒童健康
        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關懷 > 兒童健康

        兒童合理用藥之抗病毒

        來源:湖北東信醫藥有限公司作者:湖北東信醫藥有限公司時間:2019-10-14

        病毒(virus)是由一個核酸分子(DNA或RNA)與蛋白質構成的非細胞形態的營寄生生活的生命體。自從1982年發現朊病毒以后,人們對病毒的定義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過去人們認為病毒是一種含核酸類(DNA或RNA)的最小微生物,但朊病毒不含DNA或RNA,于是有關病毒的定義便演變為“病毒是一類具有生命特征的遺傳或傳染單位”。



        兒童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善,比成人更容易受到病毒的侵害,兒科常見病毒感染的患病率與檢出率見下表。



        至今為止,尚沒有一種藥物可以直接殺滅病毒,歷來抗病毒藥物的基本要求是,特異性抑制病毒的復制;激活免疫系統,清除被病毒感染的細胞,防止病毒基因組整合到細胞染色體中。兒童病毒感染的防治,需從常見患病感染的病毒種類進行分類闡述。


        一、呼吸道感染防治:

        呼吸道感染為兒童最常見的感染性疾病,主要為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病毒。



        1、合胞病毒的感染防治藥物:利巴韋林(病毒唑,三氮唑核苷)具有廣譜抗病毒作用,對RNA病毒的作用遠高于DNA病毒;RSV抗體,為從人血漿中提取的RSV多克隆抗體。

        2、呼吸道感染中,特別是流感病毒的侵襲最常見,在流感的防治上,目前主要有以下一些抗病毒藥物:①金剛烷胺和金剛乙胺,僅用于治療甲型流感病毒,能夠抑制病毒顆粒進入到宿主細胞,抑制病毒復制的早期階段,比較常見于復方感冒藥,如復方氨酚烷胺膠囊,但兒童用量需在成人用量上酌情減量并嚴格遵醫囑;

        神經氨酸酶(NA)抑制劑,對甲、乙型流感病毒有效,如扎那米韋、奧司他韋、帕拉米韋等。


        二、皰疹病毒感染防治:

        1、人巨細胞病毒(CMV)感染的治療: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人類巨細胞病毒的感染率達到70%,雖然大部分為隱性感染,但在兒童、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人群中較易發病,少數病人(特別是免疫低下或免疫不成熟者)可引起炎癥感染如視網膜炎、肝炎和肺炎等。目前針對巨細胞病毒的抗病毒藥物主要有:



        更昔洛韋(GCV):靶目標是皰疹病毒類的病毒,其抗巨細胞病毒活性最強,是兒童CMV嚴重感染的一線用藥,其競爭性抑制病毒DNA多聚酶,并直接摻入病毒DNA,終止病毒DNA鏈的延長,對病毒DNA聚合酶的親和力高于正常細胞15%,因此療效高,活化的GCV在感染細胞內的濃度比正常細胞高10倍、比阿昔洛韋高10倍,且GCV半衰期比阿昔洛韋長,不需一日多次用藥,并能在細胞內持續存在數天;常見使用有更昔洛韋注射液和更昔洛韋分散片,后者雖是口服,但分散片吸收更好、生物利用度較一般口服劑型更高。

        膦甲酸鈉:抑制病毒DNA多聚酶,由于30%的藥物沉積于骨、牙和軟骨中,又因有腎毒性,故僅在GCV應用中疾病仍然進展時,與GCV聯用或單用。

        西多福韋:抑制病毒DNA多聚酶。半衰期長是其優勢,但常見粒細胞減少和不可逆的劑量依賴性腎毒性,而影響其使用。

        2、EB病毒感染的治療:更昔洛韋治療有較好的效果,3天即可退熱,感染期間高燒者,還需聯合使用藥物退熱,如小兒布洛芬栓直腸給藥,給方便與安全,對于兒童夜間反復發燒有較好的使用價值。

        3、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的治療:水痘是兒童常見傳染病,雖然有研究顯示,在水痘發病后24h內口服ACV(阿昔洛韋)可縮短及減輕發熱時間,但不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故水痘患兒使用ACV仍有爭議。


        三、其他病毒感染防治

        1、抗肝炎病毒感染:HBV、HCV感染為世界性傳染病,是慢性肝病和肝細胞癌的主要病因,兒童多通過母嬰傳播而獲得感染。HBV垂直傳播的兒童中,90%成為慢性感染,1~5歲感染者中,25%~50%成為慢性感染,5歲以上感染兒童中,6%~10%成為慢性感染。抗HBV藥物有干擾素(包括α、β等)、拉米夫定、恩替卡韋、替比夫定等,抗HCV藥物有干擾素、利巴韋林等。

        2、抗腸道病毒感染:目前藥物只有普來可那立,主要通過與腸道病毒的蛋白衣殼結合,從而干擾腸道病毒對宿主細胞的吸附和脫殼,具有廣譜抗微小RNA病毒活性,常用于腸道病毒性腦膜炎患兒。

        3、其他病毒感染,如艾滋病病毒,主要是通過母嬰傳播感染兒童。


        四、抗病毒藥兒童藥代動力學特征:

        一般認為有以下共同特征:

        口服易吸收,1~3h達血藥濃度高峰;

        ②兒童半衰期和作用持續時間較成人短;

        ③主要經腎臟排泄。同時兒童各系統發育不完善,所以,兒童用藥相對較成人不良反應會大,更需關注兒童用藥的合理化方案。


        五、抗病毒藥物不良反應與兒童應用安全性:




        1、中樞神經系統毒性:可能包括注意力不集中、頭暈、失眠、噩夢以及罕見的幻覺,部分患兒可出現與抑制相反的激惹、多動和抽搐等癥狀。

        2、腎毒性:隨著抗病毒藥物的日益廣泛使用,有關抗病毒藥物導致腎損害的病例報告也日益增多,抗病毒藥物主要以原形經腎臟排泄,常見如下:阿昔洛韋、更昔洛韋、地那韋、西多福韋等。

        3、胃腸道反應:是最常見、也是最早出現的不良反應。在我國使用的一線抗病毒藥物幾乎都可引起胃腸道反應,主要癥狀包括惡心、嘔吐、腹脹、腹瀉等。

        4、肝臟毒性:幾乎所有的抗病毒藥物都存在肝臟毒性,并且許多聯合抗病毒治療的患者可出現無癥狀的轉氨酶升高。

        5、過敏反應:所有藥物均可出現過敏反應,常表現為斑丘疹、發熱、黏膜改變和轉氨酶升高。

         

        對于所有病毒感染可能出現的高熱,有必要時還需使用相關藥物進行降溫控制來緩解癥狀,兒童推薦使用的退熱藥物只有布洛芬和對乙酰氨基酚,前者退熱療效更好且有消炎作用,推薦使用布洛芬外用劑型,如小兒布洛芬栓,直腸給藥,方便安全,夜間發燒使用更便捷,不影響家長和患兒睡眠。



        總之,要根據相應的病毒種類和不同的藥物進行抗病毒的治療,兒科醫師要深入認識小兒病毒性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臨床表現特點,根據藥物特點合理用藥,并盡可能采取將藥物不良反應降到最低的用藥方案。

        參考文獻:

        1、董宗祁.凈化兒童“毒”物——抗病毒藥物兒科臨床應用.[J].中國處方藥 2003年6月第6期

        2、許紅梅.抗病毒藥物的應用與兒童病毒感染性疾病.[J].兒科藥學雜志 2009年第15卷第3期

        3、孫麗紅.抗病毒藥物在兒童的應用及安全性.[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0年7月第4卷第13期


        亚洲国产精品丝袜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国产亚洲精品资在线| 亚洲ä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亚洲综合伊人制服丝袜美腿|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你懂的|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不卡|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一级特黄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电影|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亚洲|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电影|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在线| 亚洲AV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第一站精品蜜芽|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2020 | 亚洲激情校园春色| 亚洲成a人片7777| tom影院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H在线播放在线观看H| 亚洲综合丁香婷婷六月香| 天堂亚洲国产中文在线| 亚洲大码熟女在线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另类图片亚洲校园小说区| 亚洲成av人在片观看| 亚洲男女内射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亚洲成人| 日韩va亚洲va欧洲va国产| 久久亚洲成a人片|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最大|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一二区| 亚洲日韩av无码| 亚洲欧洲日韩不卡|